河北与常规饲料生产相比,采用菌-酶协同技术生产发酵饲料过程中饲料的水分较高,因此生产线设计应具备高效混合、不堵料、易清理等特点,将菌-酶协同技术生产发酵饲料工艺嫁接到已有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中,集成不同产品工艺方案和发酵饲料生产线。 一、新增发酵饲料生产线。适用于已具备原料粉碎、配料系统的饲料企业和养殖企业,主要包括投料系统、固液混合系统、湿料包装系统以及菌种扩繁系统等。设备投入低,占地面积较小,设计产能年产10000吨,可以根据是否自用预留吨包发酵打包口,节约包装成本。生产线上所用新增设备可以实
了解详情河北菌-酶协同发酵技术采用固态发酵工艺生产时,需要设施设备具备为益生菌提供生长繁殖的稳定条件,以保证发酵的效果,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根据物料的周转形式将固态发酵分为静态模式发酵和动态模式发酵两种。动态式发酵是通过固定的容器进行发酵,益生菌发酵时所需热量、氧气等可以迅速有效传递,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自动化、产品品质稳定等,但设备一般造价较高、难于维护。 一、动态发酵模式的优势。动态发酵模式是将物料放在机械动力的容器中进行固态发酵的一种工艺,能够实现物料间断或连续的运动状态,由电气控制物料的传
了解详情河北菌-酶协同发酵技术的固态发酵工艺中,根据物料的周转形式将固态发酵分为静态发酵模式和动态发酵模式两种。静态发酵模式具有操作方便、场地简单、产量大等优势;缺点是微生物发酵时所需热量、氧气等必须的营养物质传递困难,产品质量不稳定。 一、静态发酵模式的种类。根据物料布设方式的不同静态式固态发酵分为:平地堆放式发酵、池式发酵、槽式发酵和呼吸袋式发酵等。 二、平地堆放式发酵。一般发酵物料堆放量:200-400kg/m2、堆放高度:0.5-0.8m,场地面积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调整。由于平地堆放式发酵的方法具
了解详情河北菌-酶协同发酵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集中在饲草饲料的调制加工和新型饲草饲料产品研发上,取得了一列的成果并在生产中的到推广。 一、菌-酶协同技术的分段工艺。菌-酶协同技术工艺可以分为一次发酵工艺和二次发酵工艺。一次发酵工艺,是指在对饲草饲料进行发酵的过程中将所需的益生菌和协同作用的酶,同时一次添加与原料进行混合,然后创造适宜的发酵条件进行菌-酶协同发酵的处理方式。如在50℃下,利用嗜热梭状芽孢杆菌与胰蛋白酶协同处理甜高粱,发酵获得产量较高的丁酸的工艺。菌-酶协同技术的二次发酵工艺,是对原料基质进
了解详情河北菌-酶协同发酵饲料是指在发酵饲料的制备过程中,添加益生菌和酶制剂,通过益生菌与酶制剂的优化组合协同作用,化地降解饲料原料中的大分子物质和抗营养因子,同时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易被牛消化吸收的有机酸,还会产生对牛提高生产性能有益的大量代谢产物。 一、菌-酶协同发酵的创新生产工艺。菌-酶协同发酵聚合了益生菌发酵与酶解饲料的两种生物工艺,集成了充分发挥了酶制剂和益生菌发酵协同作用的全新生产工艺。与传统的酶解、微生物发酵相比,菌-酶协同发酵,显著提高了发酵效率、发酵产品质量,对地源性饲料开发利用有重要
了解详情菌-酶协同发酵能提高饲料原料中纤维物质和抗营养因子的降解效率,改善发酵品质,提升适口性,对畜禽生长和肠道健康发挥积极作用。 一、益生菌发酵的局限。益生菌是饲料或原料发酵的主要驱动力,但单纯的微生物发酵对饲料或原料中纤维物质或抗营养因子的降解有限,在益生菌发酵基础上添加纤维素酶、植酸酶或蛋白酶等能有效降解纤维物质和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原料营养价值。益生菌发酵产生的酶类在实际生产中可能存在活性和数量不足、种类不够全面等问题,导致发酵饲料中的大分子物质和抗营养因子难以被充分的分解。 二、酶制剂发酵的不足。随着酶
了解详情菌-酶协同发酵技术是对待处理的原料同时进行益生菌发酵和酶发酵的调制加工技术。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则指使用《饲料原料目录(2013)》和《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等相关法规允许使用的饲料原料、酶制剂和微生物,通过发酵工程和酶工程技术协同作用生产的单一饲料和混合饲料。 一、菌-酶协同发酵的益生菌种类。2013年我国农业部发布的2045号公告规定,允许用于饲料微生物添加剂的菌种有34种,主要包括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霉菌和光合细菌五类菌种,目前常用于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菌种主要是酵母菌、乳酸菌、芽
了解详情益生菌能够调节犊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增加免疫球蛋白含量,减少炎症因子数量,改善犊牛的免疫功能,降低犊牛腹泻率。 一、犊牛胃肠道疾病的危害。犊牛胃肠道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犊牛的生产性能及机体的健康状况。犊牛的非传染性疾病中,菌群失调等原因导致的胃肠道疾病多。犊牛哺乳期和断奶后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为46.8%和29.2%,犊牛腹泻发生率为33.5~37.5%,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犊牛死亡率达2.45~15.20%,这对养牛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益生菌具有改善肠道内部微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优点,可降低犊牛胃肠道疾病
了解详情外源益生菌补充可以为犊牛胃肠道发育提供营养,加强肠道屏障,缓解肠道损伤,调节肠道菌群,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 一、益生菌对犊牛胃肠道屏障的影响。肠道屏障是机体抵抗外界不良刺激的重要屏障。益生菌能减轻抗生素导致的小肠黏膜损伤,缓解沙门氏菌造成的十二指肠和回肠损伤。复合益生菌(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1∶1:3)可以提高S-亚硝基谷胱甘肽的分泌,从而保护小肠黏膜,加强肠道屏障,缓解大肠杆菌造成的小肠结构损伤。14~81日龄的牛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复合益生菌,犊牛十二指肠和回肠隐窝深度
了解详情传统的认识是蛋白质水解成游离氨基酸(FAA)后才能被吸收,但现在观点是蛋白质降解后在胃肠道可以以游离氨基酸和小肽两种形式被吸收,蛋白质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前胃和小肠。 一、蛋白质降解产物的前胃吸收。过去人们一直以为蛋白质必须水解成游离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所以认为前胃对蛋白质降解产物的吸收没有什么作用。但近的研究发现,前胃能否吸收氨基酸虽尚未定论,但却能吸收小肽,以二肽和三肽为主。瘤胃和瓣胃均具有吸收小肽的能力,且瓣胃吸收能力比瘤胃还强。瘤胃和瓣胃内存在转运小肽的mRNA和转运蛋白。瘤胃和瓣胃是以肽的形式吸
了解详情